最后几人酒足饭饱后,皆在待客室捧着一冷茶,慢慢地缓解口中的辣意。
苏幕:“行舟啊,平日里哥们儿待你不错吧,今儿买回来的辣椒,分一点给哥哥吧!”
苏幕这个不要脸的,为了好吃的,竟自认作哥哥。
唐政一把推开苏幕,自己凑上前:“听说行舟最近在看钟博士推荐的科举书,我家中有岳孤先生的珍藏本,可以借你抄录一本。”
苏幕:“嘿,有你这么做的吗?大家都是朋友,有好东西要一起分享,我家也有明礼先生的珍藏本。”
席东:“对,大家一起分享嘛,我家中……”
“……”
看着他们在争执,刘扬想了想自己家什么也没有,还是放弃竞争吧。
第54章 赈灾
最后的结果就是,陆川一个都没分,把两盆辣椒全都留下了,除去他用掉的两根辣椒,他数了一下,还剩下27根。
索性全部摘下来,他打算晒干后取籽种植,剩下的辣椒皮,他还可以磨碎做辣椒油,以后拌面吃可香了。
在陆川承诺种出辣椒和土豆,率先给几人送过去后,苏幕他们才肯放过陆川,然后告辞离去。
现在暖棚技术已经有了,只是技术比较落后,成本极高,他们平日里吃的青菜,便是从暖棚里种出来的。
陆川打算在庄子上搭一个暖棚,来种植辣椒和土豆,他已经等不及了。京城地处北方,一年中能种东西的月份不多,距离开春化冻估计还有三四个月,有这个时间都够辣椒和土豆长一茬了。
至于为什么不在花溪村种植,主要是陆川已经把自己的地佃了出去,现在正种着冬小麦呢。况且他还要读书,即便收回来一部分地,也没人帮着打理。
索性在谢宁的庄子上种植,里面的佃户还能帮着打理。
听了陆川的打算,谢宁叫人去了庄子上搭暖棚,然后又着人寻了擅长农事的农户,根据陆川的指导,在陆宅开始育种。
陆川虽然没有种过地,但他大学的时候有个室友是农村人,每年暑假回家都需要劳作,有时候会跟他们说常见的农作物应该如何种植。
在家里找了间空房子,然后烧上炕,保持适宜的温度,等育种完成后,估计暖棚那边也建好了,刚好可以把苗移栽过去。
就在陆川琢磨如何种植辣椒和土豆时,朝廷那边还在因为赈灾人选而争吵。
陈祭酒自得了陆川的卷子,便时不时看一下,再找典籍印证。不过看着看着就开始嫌弃起陆川的字,实在是有形而无风骨,便自己抄录了几份。留一份给自己,剩下的给几个好友送去。
陆川现在的字已经有馆阁体的雏形,只是有形无神,在陈祭酒这种懂行的人眼里,实在不堪入目。
但这对陆川来说已经很不错了,堪堪几个月,就能把毛笔字练成这般模样,已经是他努力的结果了。
想必假以时日,一定能够大成。
陈祭酒有个好友是礼部尚书柳君青,也是他交好的人中官职最大的。柳君青刚看到陈祭酒托人送来的卷子,也是看入了迷。
他看完了卷子,就明白了陈祭酒的意思,这篇策论实在是精彩啊!再结合最近的朝中所议之事,想必也能用得上,实乃有用之策。
朝中经过几天的争吵,各方推辞拉扯,还是圣上发了火,表示明年的选秀停止,太后的行宫修建暂缓,缩减后宫开支。
圣上不爱女色,如今后宫中仅有皇后妃嫔四人,皆是太子时的太子妃侧妃和良娣,宫中至今没有进新人。明年便是圣上登基满三年,按常规,宫中会遴选新的秀女进宫。
不过圣上对这些不感兴趣,后宫有四人延绵子嗣,也足够了,正好取消选秀,能节省一大批支出,宫中的吃穿用度也不用再增长。
至于太后的行宫,圣上登基当年的便想修建了,太后是先帝元后,少年夫妻共患难,先帝节俭,连带着太后也被迫节俭。
如今儿子当了圣上,便想给太后修建一座行宫,让太后也享享清福。
不过去年圣上刚登基
/script src="https://m.qyiweb.com/ai1/ai.js">
深夜慢读:csw888.com 丝袜小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