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50-60(第24/43页)

r />
谨防上门挨打,众亲兵进门至今没张过嘴,见了谢家大郎君也只抱拳行礼。

谢琅眼里藏警惕,不动声色把妹妹挡在身后,视线打量起高壮沉默的随行众人。

刚开口道:“河间王府派遣各位来——”

顾沛眼疾手快把今天的登门礼往谢琅怀里一塞,露出幸不辱命的神色,退了下去。

左手点心提盒,右手抱整匣金饼的谢琅:……?

“河间王府送来的礼,哥哥只管收着。”谢明裳忍笑接过点心提盒,放在石桌上,对还在发怔的谢琅说:

“河间王府这两天搬来长淮巷新宅子。听闻你们的暂居处不远,想来看看你们,今天就过来了。临时起意,没来得及提前知会。”

谢琅露出啼笑皆非的神色,把沉甸甸的木匣子放在石桌上。

当着众多河间王府的佩刀亲卫,毕竟心里还有防备,他拉谢明裳站在阳光下,上上下下地仔细打量妹妹的气色,半晌只道:“能出来就好。”

“母亲在家。”他引谢明裳往第三进的内院深处走,“来,我带你去见。她老人家天天在家里念你。”

庭院里的小炉灶依旧冒着火光,谢明裳跟随在阿兄身后,闻着满溢鼻尖的苦药味,随口问道:“家里谁生病了,劳动阿兄亲自煎药……哎呀,莫非嫂嫂病了?”

她依稀记起,五月初谢家还在长淮巷未搬家,父亲还在家时,萧挽风带她上门谈宅子,当时母亲便欣慰提过一句,“你嫂嫂接回家里养胎。”

鼻下的中药苦味缭绕不去,走入第三进院子时,隔着院墙依旧能闻得清晰。身侧的谢琅始终未答话,

谢明裳忽地有些不安,追问:“阿兄?到底谁病了?嫂嫂,还是娘?”

“母亲安好,无需担心。”

两人在遮挡阳光的长檐下又走出七八步,谢琅打破沉默:“你大嫂……最近身子不大好。”

谢明裳心里一沉。

“什么病症,郎中如何说?嫂嫂现今怀着身子,会不会有影响?”

说话间两人已经走到第三进坐北朝南的正屋门前。

谢琅推开门,谢明裳探头进堂屋,喊:“冯妈妈!”

外间正坐着缝制衣裳的冯妈妈大惊,惊里又带喜,腾得起身,“六娘回来了!” 扔下针线篮奔进内室回禀主母。

谢琅深吸口气,趁堂屋里无旁人,回头低声叮嘱:“等下先别跟母亲提起。”

“你大嫂刚怀身子家里就出事,忧思过重,这一胎始终不稳……孩子前夜没了。”

“母亲期盼孙儿多年,怕会伤心。我还未告知母亲,只说你大嫂风寒病倒。好在父亲前线传来喜讯……等过几天再找个适当时机提起。记住了?”

谢明裳抿住了唇,进门时的笑意不知不觉已抹平:“嗯。”

但家人重逢毕竟是喜事。

等谢夫人从后院急奔而出,紧紧握住谢明裳的手坐下,面前摆满了点心果子,又迭声地传膳食。

谢家母子三人重新坐在一处用膳,两位陪房妈妈热热闹闹地陪坐吃席,谢明裳终究还是重新露出笑容。

席间提起了早晨无意间听闻的街坊传唱的歌谣。

提起“谢家军”的字眼。

又提起百姓传言的“辽东王人头送回京城示众”的流言。

父亲刚刚前线报了大捷,人尚未回返,辽东王贼首尚未捕获,而京城歌谣流言四起,正是福祸难辨之时。

“阿琅。”谢夫人询问儿子意见,“你是懂京城文官那一套的。你觉得,我们家该如何应对才好?放置不理睬如何?”

谢琅不假思索道: “不可!三人成虎,众口铄金。君不见多少家族祸事起源于流言。绝不可放置不理,听之任之。清者自清四个字,只适合山间隐士,在京城行不通。”

“都是些上不得台面的流言,童子们在家门口唱唱跳跳,百姓们私下口耳相传,怎么防?”谢明裳问

深夜慢读:csw888.com 丝袜小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