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86章 出路(上)(第2/3页)

些局促。

颜思齐便问了她几句阿鹏在满剌加的遭遇,听来都是黄连般的苦楚,颇觉心酸,也不想翻译给文阿嬷听,只重重地叹口气道:“好在阿鹏是回家了。”

又用葡萄牙语对那女子说:“你丈夫的家,也就是你的家。你看他家人,多喜欢你。”

女子频频点头,主动给客人们斟茶。

简陋的石桌前,馥郁的野茶香气中,汉话、葡萄牙语、西拉雅土语交替响起,一时竟不觉得怪异隔膜。

文阿嬷微抿一口茶后,向刘时敏道:“郎君,你们的船,是路过此地回大明,还是要去笨港做买卖?”

刘时敏意味深长地看看郑海珠,又看看颜思齐。

文阿嬷目光如炬,即刻跟了一句:“喔,若有什么不当讲的,老身便不问了。故国来人,相见就是缘分。你们且在村子里修养几天,倘要修船,村里的儿郎们也可助一臂之力。”

……

夜里,郑海珠被安排与文阿鲲住。

这年轻的土著女子,白日里对村民发号施令也好,对外客交际应酬也好,举止或威严,或从容,颇有外祖母风范,显然已准备接班下一任的部落女酋长。

但回到自己的小屋中,阿鲲到底恢复了些许闺中小女儿的松弛情态,加之觉得郑海珠和气亲切,便笑意盈盈地引她来到一只简陋的木架前,观赏自己的宝贝们。

先是一只古雅的木箱被打开,几缕草药气立时飘散出来。

却不是药箱,而是书箱。

阿鲲拿出里头的书,摊在箱子盖上。

郑海珠借着幽微的兽油灯光,细观之下,不由心潮澎湃。

那些书,乃是儒门经典的“四书”,并一本晋人所注的《庄子》,想必是文氏那位渡海而来的宋室遗民所带。

书虽有翻阅磨损的岁月痕迹,但整体品相俱在,可见几代主人多么精心地保存它们。

阿鲲见郑海珠眼里露出惊喜之意,手却缩着不敢动,遂主动翻开《庄子》,指着《逍遥游》中的那个“鲲”字道:“阿嬷,起名,我,大鱼。”

然后将书递了过来。

郑海珠赶紧先把兽油灯挪得远一些,又满怀敬畏之情捧住书册,坐在屋内的泥地上,小心翼翼地把书放在膝头。

字大悦目,行格朗阔,比之时下四处可见的明刻书籍,更像书法作品,页面设计却有清孤之气,应是宋刻本无疑了。

便是在此世的明帝国,也是一两黄金一页的宋刻本啊。

但眼前这几本书,哪里仅止于“值钱”二字。

朝代更迭,江山易主,文明的传承却断不了。

即使汹涌海涛,亦不能隔,不能绝。

郑海珠轻轻抚摸着坚硬的书脊,一时惘然,一时感慨。

一个坐在明代海岛的现代人,竟至要为了这本宋时的书,落下泪来。

她赶紧用袖子擦擦眼睛,换了琢磨的神色,指着《逍遥游》中那个“鹏”,问阿鲲道:“弟?”

阿鲲高兴地点点头,凑过来盯着看一回,指着一个“雲”字,又叉手在腹部作抱球状。

郑海珠瞬时明白了,这位姑姑,想为未来的侄儿或者侄女,起个汉家名字。

见郑海珠微笑着赞同,阿鲲兴致更高,起身从木架的最上层拿下来一个罐子。

郑海珠接过来一看,是个灰色的锡罐,外表光溜,器型饱满,所配的盖子上,竟还如竹雕般,刻了一艘海船的图案。

阿鲲的双眸亮晶晶,不知是被灯火所映,还是微含泪光。

她拍拍罐子道,一字一顿道:“阿鹏,回。”

说着又冲锡罐做个拜神的动作。

郑海珠明白了,这是弟弟从马六甲带回来给姐姐的。

白日里,文阿嬷说过,西拉雅人相信,保佑生灵的神明,住在壶里,所以族人们见到壶状的物品,会觉

深夜慢读:csw888.com 丝袜小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