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送来的东西,却是一碟鹿筋、一碟糟鹅掌、一碟干香肉脯、一碟水晶猪皮。这四样是荤的。
还有四样素的,分别是盐水花生、干炸豆干、什锦笋干、卤鹌鹑蛋。
除此之外,还有一壶金华酒,并一壶惠泉酒。
因紫薇诗社改做了荷花诗社,迎春早吩咐人把那盆紫薇花好生挪了下去。此时石桌上满满当当的,大半都被下酒菜给占据了。
探春便命人另抬了一张桌子过来,把笔墨纸砚全部挪了过去。
见他们这边安排停当,丰儿便告退了。
众人先饮了几杯酒,每人拟了两个题目。做诗的事倒是不急,在花园里开诗社,本来就是以玩乐为主。
一直到了下半晌,大家陆陆续续都做了一首或两首。薛宝钗帮着探春把诗稿收集起来,两人非常默契地拿到了林黛玉面前,请她一起品评。
第129章 薛宝钗的选择林黛玉一篇……
林黛玉一篇一篇都认真看了,若论文采风流、用典精妙,当推薛宝钗和贾探春为首。可若比在科场上的造化,却是迎春的最切题。
她把三人作的各选了一首出来,和自己作的那两首放在一起,准备带回去送给佩瑶等人看看。若是大家都不反对,就把这两首诗也一起选进诗集里。
探春和宝钗虽早明白黛玉那番话的意思,如今见自己的诗真的被选出来了,还是不免有些激动。
特别是薛宝钗,她早通过父亲知晓京城的变化,却也明白自己一个商户女,哪怕是皇商,短时间内也很难找到门路入朝为官。
如果自己做的诗能入了郡主的眼,她也就不必把家里的希望都放在不成器的兄长身上了。
眼见天色已晚,林黛玉先去见了两位舅母,又拜别了老太太,禀明了要带惜春回家住几天的事,就和惜春一起回去了。
回家之后,她并没有立刻把自己的诗送到晋王府,而是好生收在书箱里,第二天带到了尚书房。
她不送诗过去,佩瑶自然要问是怎么回事。
林黛玉笑道:“我昨天去了外祖母家,她家里来了好些亲戚,里面的几位年轻姑娘,个个都是才女。
姐妹们凑在一起玩耍,起了兴致要办诗社,却又没个好的题目。我索性就提议做荷花诗。大家做完之后,我选了几首极好的,你们也看看。”
说着就把迎春三人的诗拿了出来,自己的也拿出来放在一边。
以佩瑶为首的贵女们,把迎春三人的诗传看了一遍,都点头说写得不错。可是等真正评价的时候,却又分成了两派。
一派觉得该是迎春为首,一派觉得应推宝钗为魁。双方各执一词,说得还都挺有道理。
至于原因,自然是评判标准不一样了。
看好迎春的,都是以科举取试为标准的;支持宝钗的,纯粹以文学功底为标准了。
佩瑶问道:“这两位贾姑娘我知道,都是你母族的表姐。这位薛姑娘倒是第一次听说,也是你的表姐妹?”
林黛玉道:“也算是吧。她是我二舅母亲妹妹的女儿,若按照辈分算,我该喊她一声表姐。”
“一表三千里。”徒明珠犀利点评。
黛玉忍着笑点头:“这么说倒也没错,的确是远房亲戚了。”
时下虽有句俗语:娘亲舅大。
可舅舅是亲人,舅母却时常被看成外人。薛宝钗是她舅母那边的亲戚,简直是远房里的远房。
佩瑶道:“这位薛姑娘的文采是不错,从诗文里也能看得出来,她对自己的现状很是不甘心。玉儿,你拿她的诗文过来,是有引荐的意思?”
她可不相信,平白无故的,林黛玉会拿一个不相干之人的诗文来尚书房。
“果然瞒不过郡主。”林黛玉笑道,“昨个之所以去外祖母家,有大半的原因都在这位薛姑娘身上。是她撺掇了二舅母,让二舅母请我的外祖母出面给我下了帖子。”
在场的都不是一般人,自然不反感会是心机手段的人。他们只
/script src="https://m.qyiweb.com/ai1/ai.js">
深夜慢读:csw888.com 丝袜小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