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耶律贤一言不发,走到案台后面坐下来看近日的奏章。看奏章也是一件烦心事,大抵报喜的少,报忧的多,譬如:女真人作乱,前年事发至今日未平。又如:宋对太原虎视眈眈。耶律贤继位,刘继元遣皇弟刘继文等携厚礼来贺。耶律贤知道这份厚礼的份量,刘继元不过是要获得大辽的担保。再如高勋奏:南京被洪水漂走人民、牲口、房屋无数。但也有喜事:耶律贤适要回来了,这让他很振奋。但眼下,最首要的是平定罨撒葛。
萧绰见耶律贤一声不响地区看奏章,知道他心中有事。便问:“皇上为何闷闷不乐?朝中出什么事了?”
耶律贤叹了一声说:“都羡慕当皇帝好,谁知当皇帝的苦。”
萧绰笑道:“皇上是不是觉得当皇帝还没有平常百姓自由自在?”
耶律贤说:“正是这样,但是不知有多少人还觊觎那个位子呢。”
萧绰正色道:“谁,有人造反吗?”
“耶律罨撒葛和他的几个兄弟,还有一些依附的大臣。”
“皇上把他们怎么样了?”
“阴附罨撒葛的粘木衮,斩了,罨撒葛逃到沙陀去了,他的两个兄弟朕派人监视起来了。”
“皇上打算怎么办?”
“正为此事发愁。”
“朝中百官如何议论?”
“议论纷纷,莫衷一是。”
“看来皇上没想到好办法。”
“是啊,庙堂之上,文武百官之中,竟没有人给朕出个好主意,难道这么大的大辽国就没有几个有用之才?”
萧绰说:“皇上差也,并不是朝中无人帮皇上分忧,可能因为:一?皇上初登大宝,人心未附,二?皇上疑心太重,不信任诸臣,大臣们心中也提防皇上,不肯吐露真心。”
耶律贤如梦方醒,说:“皇妃说得对,难怪每次上朝百官都吞吞吐吐的,但如何才能笼络他们的心?”
萧绰说:“推恩及下,不吝封赏。皇上何不就罨撒葛之事树立恩信。”
耶律贤大喜,他知道萧绰才干出众,她既出此言,一定有办法了。忙问如何行事。
萧绰说:“首先,撤去监视耶律敌烈,耶律必摄的人,封他们为王。”
耶律贤惊道:“撤去监视,封他们为王?”
萧绰点头道:“是的,他们本是太宗皇帝的儿子,先皇的弟弟,而皇上是让国皇帝的孙子,太宗与让国皇帝有隙,他们不希望皇上继位,怕皇上报复他们,所以有反叛之心。如今皇上非但不加害他们,反而封以高爵,他们自然心存感激,心向朝廷。这样:一则显示皇上宽宏大度,二则示恩于群臣,大臣们认为连反叛之人都原宥封赏,可见皇上的仁慈之心,由此树立皇上施仁政,去****的形象,耶律敌烈,耶律必摄得了高爵,将递信给罨撒葛,劝他归顺,罨撒葛失去内应,一定不敢轻动,皇上再与沙陀修好,让罨撒葛失去强援,最后修书一封,向罨撒葛陈说厉害,许以高爵,罨撒葛定然俯首来归。”
耶律贤连称妙计。
萧绰又说:“皇上刚才叹息国中无能人,臣妾不如此认为,臣妾曾看《太宗实录》,唐太宗善于用人,他认为用人要量其才,苟有一技之长,便不管该人出身如何,是否贵贱,也不管是什么族人,甚至连他的仇人,他都量才使用。所以,贞观之年,人才济济,贤相名将,干才能吏,充盈庙堂。皇上果有兴辽之志,何妨多学一学唐太宗。”
耶律贤说:“皇妃聪敏过人,很有远见卓识,愿皇妃教朕。”
萧绰道:“皇上休如此说,妇人之见岂能长远,皇上必欲得贤才,臣妾可以举荐几人。”
耶律贤忙问何人。
萧绰说:“南京判官室昉,老成干练,安邦之才,还有一位皇上认识,韩德让,文武兼备,耿介忠诚,可委重任。”
耶律贤道:“室昉这人朕早听说过,只知道他苦心修学,十几年不出门,街坊邻居都不知道此人,后来高中,邻居们才惊诧身边有这么个人。朕一直以为他是个迂腐的书生而已。”
萧绰笑道:“这就是皇上不得能人的原因之一。”
/script src="https://m.qyiweb.com/ai1/ai.js">
深夜慢读:csw888.com 丝袜小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