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二章 青年时期(第2/4页)

/>
在那个年代,的确有这么一批人,但他们行侠的目的不单纯,大多是知恩图报,士为知己者死。比如家喻户晓的荆轲刺秦王,并不是因为秦王残暴伤害天下,荆轲要去刺杀他,而是他为了报答燕国太子丹对他的恩情。



当然,刘邦要做的游侠并不是这种类型。



在当时,游侠是个比较宽泛的概念,泛指那些走出家门,在社会上闯荡,谋求生活的人,有些类似今天外出打工的人群,形形色色的人都有,有混得好的,也有混得差的,有做正事的,也有干坏事的,这些人被称为游侠。



在那个时局动荡的岁月,能成为一名游侠是无数年轻人的梦想。因为时代为他们提供了广阔的舞台,乱世出英雄,只要你有想法,只要你敢干,就有可能成功。



要闯荡社会,要有一技之长,才能找到一份高薪工作,刘邦的眼界很高,他要拜魏国信陵君魏无忌为师。



他是听着信陵君的故事长大的,是其忠实的粉丝,非常的崇拜。后来当了皇帝后,每次路过信陵君的坟墓,都要前去参拜,并且还专门为信陵君安排了守陵人。



在刘邦心中,信陵君是个大英雄,他也想做这样的大英雄。可见那时的刘邦是一个非常有远大抱负的人。



此时他的年龄估计在十四五岁左右。



下面我们来看看信陵君魏无忌做了哪些事,身上有什么样的人格特质,值得他的粉丝刘邦那么崇拜,这对分析刘邦这个人很关键。



信陵君魏无忌,出生时间不详,但死期非常清楚,亡于公元前243年。魏国国君安釐王同父异母的弟弟,被册封在信陵(今河南省商丘市宁陵县),因而被人们称为信陵君,与赵国平原君赵胜、楚国春申君黄歇、齐国孟尝君田文,并称“战国四公子”,成为当时无数女人们都想嫁的男人。



魏无忌为人仁爱宽厚,礼贤下士,威名远扬,有志之士因而争相前往归附于他,最高峰时门客曾有三千人,他最为人们津津乐道的事迹就是窃符救赵,家喻户晓,声名远播。



窃符救赵这件事最能反映魏无忌的人格特征,这一切还得从著名的长平之战说起。



公元前260年,赵国和秦国发生了长平之战,最终赵国中了秦国的反间计,用“纸上谈兵”的赵括取代老将廉颇,结果导致赵国的大败,四十多万兵士被秦国坑杀,赵国从此一蹶不振。



公元前257年,秦国的军队包围了赵国的都城邯郸,形势非常危急。赵国丞相平原君赵胜(战国四公子之一)的妻子是魏无忌的姐姐,平原君赵胜多次向魏国安釐王和魏无忌送信,请求魏国救援。安釐王派将军晋鄙领兵十万前去救赵。



秦国秦昭王得知此消息后就派使臣警告魏王说:



“秦军攻下赵国,只是早晚的事,完全有谁敢来掺合这事,拿下赵国后,赵国就是完全的下场。”



安釐王胆怯了,让晋鄙把军队驻守在邺城,名义上是救赵国,实际上是观望形势的发展再作定论。



见魏军袖手旁观,赵国又危在旦夕,赵胜不断派使臣来到魏国告急,并对魏无忌进行攻心战略,进行道德绑架:



“我赵胜之所以自愿跟魏国联姻结亲,就是因为公子为人侠肝义胆,道德高尚,能帮助别人解脱危难。如今邯郸城危急,可是魏国救兵迟迟不来,人们都夸赞公子能帮助别人摆脱危难,可这时你的表现又在哪里?再说公子即使不把我赵胜看在眼里,抛弃我,让我投降秦国,难道就不怜惜你的姐姐吗?”



这招果然见效,魏无忌屡次请求安釐王赶快出兵,同时又让手下的宾客千方百计地劝说安釐王。安釐王由于害怕秦国,始终不肯听从魏无忌的建议。



魏无忌万般无奈下只有孤注一掷,决定铤而走险,把自己的宾客集合起来,凑齐战车一百多辆,打算带着这些人赶到战场上去同秦军决一死战,与赵国同生死,共存亡。



幸好一个叫侯嬴的人阻止他说,这样做无异于飞蛾扑火,自取灭亡,没有多少意义。你信陵君有这么多门客,难道就凑不出一条两全其美的办法吗?



在侯嬴的密谋下,魏无忌买通了魏安釐王最宠的妃

深夜慢读:csw888.com 丝袜小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