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26章 平地起惊雷(第1/3页)

最为朱允炆鸣不平的,莫过于是黄子澄。



朱允炆长得唇红齿白,说话温文尔雅,待人谦和有礼,活脱脱朱标年轻时的模样。



黄子澄崇尚复古,朱允炆也崇尚复古。



黄子澄主张以德治国,朱允炆也主张以德治国。



黄子澄轻视武勋,朱允炆也轻视武勋。



黄子澄主张撤藩,朱允炆也主张撤藩。



两人几乎在每一个方面都是高度合拍的。



如果朱允炆成为皇太孙,那么黄子澄就是帝师。



这是一个读书人的终极理想。



新年越来越近了,大本堂到了要放年假的时候,朱标跟朱元璋说:



"允炆要成亲了,允熥要封太孙,老三、老四、老五、老六家的几个孩子也都长大了,不如打发他们各回各家过年,明年也不用再回大本堂读书了。"



朱元璋爽快地允准了。



朱标又说召朱桢和朱椿进京辅政的事。



朱元璋道:"命他们正月初八允炆成亲之前赶到京师,允熥的册立大典由他们主持。"



两件大事很快就要办成了,朱元璋、朱标父子谈笑风生,心情极其愉快。



洪武二十五年十二月二十八日,是大本堂的一年之中的最后一次讲学。



下课后,朱允炆送黄子澄,走到东角门的时候,朱允炆说道:



"孤正月初八大婚后,应该很快就要到凤阳就藩了,今后怕是再难聆听先生教诲了。"



黄子澄愤愤不平说道:"在臣的心中,只有殿下才是皇太孙的不二人选。只有尧舜之君,能缔造尧舜一样的盛世,道不拾遗,夜不闭户,众正盈朝,群贤毕集,世无饥馑,途舞巷歌。"



朱允炆警觉地看向四周,低声说道:"大局已定,先生慎言!被人听了去恐怕要惹祸。"



黄子澄满不在乎地说道:"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千秋开太平,是我等读书人本来的使命。臣不过是仗义执言,有什么好怕的?"



黄子澄个性冲动,每每谈论国家大事,或者褒贬古今人物,总是慷慨激昂,旁若无人。



朱允炆生怕黄子澄又说出什么出格的话,忙说道:"壮志不得伸展,孤己心灰意冷,做个富贵王爷,逍遥快活一生,也没什么不好的。"



黄子澄:"殿下也太颓废了一些,皇太孙之位不是还没最终决定吗?"



朱允炆苦笑道:"已经板上钉钉了。"



黄子澄冷冷一笑,"我看未必。"



黄子澄本来就是个牢骚满腹的人,朱允炆并没有将他的话放在心上。



谁知正月初十日,朱允炆大婚后的第二天,黄子澄突然上了一纸奏疏,弹劾蓝玉洪武二十一年捕鱼儿海之战中,曾私通也速迭木儿。



这一封奏书犹如平地起了一声惊雷,整个南京城都被炸蒙了。



不仅朱标、朱允熥被炸蒙了,连朱允炆也被炸蒙了。



洪武二十一年蓝玉在捕鱼儿海捕获北元皇帝脱古思帖木儿次子地保奴,以及吴王朵儿只、代王达里麻、平章八兰、詹事院同知脱因帖木儿、爱猷识里达腊妃及公主等三千余人,军士男女七万七千余口,马四万七千余匹,骆驼四千八百余头,牛羊十万二千余只,车三千余乘。



当月,蓝玉还攻破北元大将哈剌章营地,获其部下军士一万五千八百余户,马驼四万八千余匹。



这是有史以来中原王朝对北方游牧政权最辉煌的胜利之一,能与之相比的,唯有卫青、霍去病、李靖,捷报传到南京,举朝震惊,朱元璋欣喜若狂,赞扬蓝玉一雪汉人六百年耻辱。

深夜慢读:csw888.com 丝袜小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