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61章 心机深沉的布局(第1/3页)

朱标也十分赏识解缙,听到朱允熥如此说,大为不悦,问道:



"你又没见过解缙,怎么知道他不适合当官?"



朱允熥从容不迫地答道:



"儿臣虽然没见过解缙,但读过他许多文章。俗话说文如其人。"



"解缙才气是很不错的,但是恃才傲物,不会做人,缺乏做实务的经验,所发的议论也是不切实际不合时宜的。"



"古往今来像他这样的人很多,比如屈原、贾谊、李白、苏轼。这样的人的确才高八斗,学富五车,但也的确不会做官。"



"用人当用人所长,会读书的人让他读书好了,会做官的人让他做官好了。"



朱元璋拍掌叫好:"孙子,有见识!跟咱想到一块去了。以解缙那副德性,硬要他做官就是害了他。工部侍郎要处理各种繁琐的事务,解缙的确干不来。"



好不容易选出一个人,却被否决了,朱标问道:"那么选谁任工部侍郎呢?"



工部侍郎是一个极重要的职位,朱元璋一时之间直挠头。



朱允熥接口说道:"工部左侍郎用宋礼,工部右侍郎用黄福。"



朱允炆登基后,重用黄子澄、齐泰、方孝孺等一帮书生,整天整一些华而不实的花活。



像宋礼、黄福这样的实干型人才全都靠边站,到了永乐时期,这些人却大放异彩。



朱元璋猛地一拍大腿。



"这两个人好!我怎么没想到呢?"



"前两年,宋礼和黄福就上书揭发陈家、乔家、李家贪污受贿。"



"咱派吏部和户部、三法司联合调查。结果什么也没查出来,宋礼和黄福还因此被削官夺职,撵回老家了。"



朱元璋越说越生气。



"现在看来,宋礼、黄福才是真正的忠臣。那伙子人肯定是拿了陈家、乔家、李家的好处!"



"可恶!真可恶!看来詹徽、赵勉、张廷兰也不是什么好东西!"



洪武二十二年,詹徽任吏部尚书、赵勉任刑部尚书,张廷兰任都察院左都御史。



他们都是清一色的湖广人,是洪武二十三年李善长案的幕后推手和主要执行者。



朱元璋原本是有意放李善长一条生路的,但在詹徽、赵勉、张廷兰的一再坚持下,最终还是赐李善长自尽。



洪武二十三年,六十三岁的朱元璋在奉天门召见七十七岁的李善长,彼此谈到当年创业之艰难。



朱元璋流下热泪,对李善长说:"有人说你谋反,咱是不信的。回家好好养老吧。"



等李善长高高兴兴地走了,詹徽说道:



"三法司己经调查清楚了。胡惟庸谋反,李善长虽没参与,但至少是知情的。知情而不报,就是观望,观望即是不忠于陛下;"



"李善长找信国公借三百兵卒,倘若信国公不向陛下报告,这三百兵卒就瞒着陛下,悄悄借到李善长手上了。今天能借三百,明天就能借八百。"



"以信国公的威望和资历,如果都无力拒绝李善长,那么臣想请问陛下,满朝文武大臣谁能拒绝李善长。"



朱元璋道:



"善长忠厚,跟随咱几十年了,他贪赃枉法是有的,擅权乱政也是有的,但没有反心。他已经七十六了,咱没必要落个杀功臣的恶名。"



詹徽脱口而出:



"司马懿侍奉曹家几代人,高平陵之变时,司马懿已经七十岁了,谁会想到大魏忠良国家重臣,也会奠定新朝,成了晋高祖宣皇帝?"



朱元璋闻言,脸色大变。




深夜慢读:csw888.com 丝袜小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