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秋生在皇上身边当值时,往往安静得如同一个影子一样,同时还非常警戒。
当苟太监忽然提到他的名字时,他一瞬间有了反应。
能从宫外拎着食物进宫给皇上吃的,苟太监应是第一人。除了他,别人再不敢这么做。苟太监道:“喏,这就是常胜汤,闻着还是熟悉的味道……张侍卫,听说这汤是你爷爷亲自调教出来的厨子熬的,他老人家现在身体可好?一日能用多少饭?”
得了皇上的准许后,张秋生才站出来说话。
他忽然意识到这是一个机会。
是一个告状的机会,是一个诉苦的机会,是一个虽然还不知道江大人在做什么但在皇帝面前和江大人撇清干系的机会。
但又不能真的告状、真的诉苦,那会坏了皇上此时的好心情。
张秋生决定……用赞扬安信侯太夫人的方式去告这个状。他先回答了苟太监的问题,然后说:“之所以想到要叫百姓都尝一尝这个汤,是因安信侯府的太夫人……”
如果提到别人,皇上或许不想知道这些家长里短的事。但因为提到的是安信侯府太夫人,皇上(和苟太监)果然好奇起来:“哦,怎么又和安信侯府扯上关系了?”
张秋生便说起了表妹身上的流言,不说这是江大人推动的,只站在张家的立场上抱怨江大人作为父亲竟然没有给女儿出头,再说心里的担忧,唯恐表妹会被安信侯府嫌弃,最后话锋一转开始大赞万商:“……太夫人却说,不管江家门风如何,因为表妹自小是由我祖父祖母教养长大的,太夫人只当表妹是我们张家的姑娘。太夫人还说,一个人但凡有些良心,就不会质疑节义之后、烈士遗孤,她一直很喜欢表妹。”
仔细想来,皇上是不是同样是节义之后、烈士遗孤?
他是!
哪怕皇上称孤道寡,无需他人的肯定和喜欢,但听了这话会不会心情舒畅?
他会!
张家是好的,安信侯府是极好的,那谁是坏的?
张秋生明面上好似只说了江大人不关心女儿,其实这一状告得太狠了!
第112章
皇上近来确实对礼部的某一些官员很有意见。
他本来并没有注意到江姑娘的父亲, 只因此人近来非常低调。
但听了张秋生的告状,皇上顿时就对此人坏了印象。皇上不免会产生一种想法——你自己的家事都一塌糊涂,能逼得深明大义、通情达理的安信侯太夫人说出“我不管江家的门风如何”这样的话, 可见你家门风已经相当败坏了, 又说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连家事都处理不好, 难怪礼部成日给朕上一些乱七八糟、匪夷所思的折子。
关键是皇上的桌子上还压着两封密折。
其中一封就和礼部有关,密折中说某一些礼部官员和世家交往过密。
才把户部梳理得差不多,没想到礼部这边又出问题了。皇上心里倒是清楚, 之前户部为世家所控,其背后主要是申屠和司马;如今这个礼部,背后却主要是北堂。
另一封密折则和宝济寺有关。
万商和姜小霜见面时, 两人聊到过菩萨的“再次显灵”, 因为香炉被动手脚就抛弃了信徒。但她们并不知道,除了这条广为流传的消息之外, 还有一条非常隐秘的消息只在少数人中流传。
那消息称, 宝济寺的恩明和尚曾给过那位病痛全消的武勋夫人一个锦囊, 叫她无事不得打开。当武勋夫人身上重新开始痛了,她六神无主之际忽然想起锦囊,打开来才发现里面有张字条, 称她还有劫要历, 而此劫祸起萧墙。武勋夫人这才疑心家里的小妾,多番查探下发现果然是小妾使坏,故意把不好的东西埋到了供佛的香炉里。
听到了这则消息的人无不觉得恩明身负神通, 对恩明自然更为推崇。
皇上对后世的电信诈骗并无概念。有些诈骗短信故意写得错字百出, 有人吐槽这种短信怎么能骗到人啊?但其实诈骗也是需要成本的,他们故意写了许多错字, 这本身就是种筛选。你要是不信,骗子自然知道你不好骗,就不会在你身上多费功夫;而要是有人连这种充满漏洞的短信都信了,那这个人自然就是骗子的重点行
/script src="https://m.qyiweb.com/ai1/ai.js">
深夜慢读:csw888.com 丝袜小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