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者说,北宋高层之间掣肘严重,他们连预期的目标都无法制定,更别说达到最终的效果了。
每次跟外敌的战争都是仓促上马,而且后方一直指手画脚,前方的将军很难按照战场的实际情况进行应对和指挥,再加上基层兵员良莠不齐,所以很难取得大胜。
其实以北宋的国力,跟辽国对抗确实吃点儿力,但要是跟西夏放对,那其实还是占据一定优势的。
要是稍微用点儿心,稍微有点儿魄力和胆量,河西之地可能无法取得,但河东之地未必就没有机会。
但北宋一百多年的时间,巅峰时期近亿的人口,愣是让西夏这种几百万人的小国,死死压制在横山一线,始终不得寸进。
北宋朝廷的文弱,可见一斑。
……
夏州城头,李遇视察一番后,便在卫兵的护卫下,返回城主府歇息。
首都兴庆府之前说军情紧急,搞得李遇也很紧张,很是给自己做了一番心理建设。
现在后方又传来消息,说梁帝国那边发生了叛乱,陕西前线的军队,被调回去一半。
很明显,这仗一时半会儿是打不起来了。
得知消息之后,李遇在心中暗骂梁国。
说实话,作为一名立志成为名将的老行伍,他还是很渴望得到军功的。
为了军功,即便是战死沙场,也在所不惜。
虽然南边的敌国发生了叛乱,但兴庆府给李遇的增援,还是保留下来。
因为西夏高层也说不准,梁国到底还动不动手。
这种主动权掌握在敌人手中的感觉,并不怎么美妙,但皇帝李乾顺现在只能忍着。
没办法,十几年前,北宋还是一锅粥的状态,各路烽烟四起。
尽管如此,北宋的实力都要比西夏强一点点。
现在北宋被灭了,人家汉民族重新统一,梁帝国的政府又很得百姓的拥护。
正所谓雨停了,天亮了,感觉自己又行了。
这种情况下的中原敌人,是恐怖的,是强悍的,是凶狠的,必须要谨慎应对才行。
先前决定的征兵政策,西夏皇帝并没有收回,该扩招还是继续扩招。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南边的二十万大军只是被调去剿匪,并没有灰飞烟灭,将来很有可能卷土重来。
兵者国之大事,不可不慎。
可以说,在事关生死存亡的事情上面,西夏国主李乾顺,还是表现出了成熟政治家一贯的水准。
这位当年从后党中夺回权力,励精图治,同时在国际政治上左右横跳而吃亏甚少的选手,可不是什么简单货色。
……
平静的一年。
农人们继续种地,商户们继续做生意,士子们则努力研读国家印制的厚厚的科考教材。
除了发生在江北的一场叛乱之外,大梁帝国境内并没有发生多少新鲜的事情。
秋季,第二批科考教材也下发了,各地的读书人怨声载道。不过这次并没有合起伙来咒骂李清照,有那个闲工夫,还不如多看几页书。
因为留给考生们的时间,真的不多了。
来年四月,大梁帝国的第一次科举考试,便要拉开大幕。
除了考题发生重大变化之外,考试制度也发生了重大变化。
以往的解试、省试、殿试,全部取消,缩减为只考一次。
除了罪犯之外,其他人无论男
/script src="https://m.qyiweb.com/ai1/ai.js">
深夜慢读:csw888.com 丝袜小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